9月21日至26日,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余永龙院长、李哲俊老师,音乐舞蹈学院胡佳艺、赵南颖、喻娇老师等21名师生赴云南昆明、大理、丽江开展创业新模式专题调研。
在学校董事长黄家周的大力支持与专题指导下,此次调研活动旨在探索新的创业模式,特别是如何通过文化和旅游资源结合创新思维,为高质量就业创业开辟新道路。他强调,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,学校需要结合专业优势,根据新的社会发展趋势,改变传统的模式,寻找新的创业模式,为高质量就业创业探索新路子。他还以短剧、短视频、视频号创业为例,鼓励同学们将艺术融入大众生活,抓住粉丝经济和网红经济的风口,拓展新的创业空间。他引用诗句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”勉励大家将就业困境转化为创业跳板,积极参与、勇敢尝试。
在昆明的研讨中,黄董事长强调了将“就业难”转化为“创业机”的重要性。他引用毕业生就业数据,指出传统的“简历—面试—就业”模式逐渐狭窄,提出“旅游万亿级赛道+文化永恒IP+音乐流量密码”的创业理念。他倡议将民族音乐、非遗故事和自然景点,如苍山洱海,转化为可消费、可体验、可复购的文旅产品,助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。
在抚仙湖风景区山海餐厅,团队成员探讨如何将旅游与文化商业结合,推动GPA(Grow成长-Passion激情-Action行动)理念。调研团队还为即将翻新的“音乐+餐厅”项目收集了丰富的创意,计划将其打造成学生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示范基地,吸引游客打卡、直播刷屏,成为未来的文化新地标。
走进大理古城,调研团队仿佛闯进一座24小时不打烊的“民族音乐客厅”。白族阿鹏在洋人街口随手拨响龙头三弦;金花大姐一身绣花围裙唱起“三道茶”小调;红龙井古戏台的洞经音乐层层铺开檀板、笛子、铜锣。调研团队将这些音乐与文化素材记录下来,计划将其融入到未来的实践基地中,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互动体验项目,带给游客更丰富的文化享受。
赴丽江调研,团队走进纳西古乐院,聆听波伯与苏古笃演奏的《浪淘沙》,并了解古乐授权流程与单场费用。此外,他们还在东巴文化院摹写东巴文字,采集字符样式,并评估了木牌刻字体验的成本与定价区间。这些调研成果为“音乐+餐厅”项目提供了可落地的内容选择和盈利参考,有助于后续在餐厅内引入低成本、高毛利的非遗体验环节,丰富项目模块,提升文化附加值。
未来,学校将以昆明的“餐厅+文创”项目为起点,逐步探索在大理、丽江等地的文旅实践机会。调研团队希望通过实地考察与实践,深化对地方文旅资源的理解,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,也为地方文旅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贡献广理力量。
学校董事长黄家周指导调研
调研团队研讨
团队成员在云南调研
调研团队合影留念
稿件来源:创新创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
初审:贺芋婷
复审:梁宇铭
终审:陈朝阳
地址:广州理工学院二号教学楼(科创楼)406、407室
电话:020-39729590
邮箱:thxycxcy@163.com